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抗大访谈(二)红色之旅—抗大在浆水
来源:本站
发布者:校友会
日期:2018-05-04
抗大在浆水。总以为抗大在延安。直到4月中旬参加哈军工校友与抗大陈列馆的联谊活动,才知道除延安之外,抗大总校曾经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驻扎办学两年两个月,是延安之外办学时间最长的地方
1939年,抗大总校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离开延安,挺进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战到达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一带。地处太行山险峻复杂的地理环境,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为抗大总校正规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校总部设在前南峪村,政治部设在浆水镇,供给处设在河东村,卫生处设在安庄村,医院设在桃树坪。学员分别驻在浆水镇周围的冯家沟、宋家峪、坡子峪等十几个村庄。从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抗大总校在浆水开班两期(第7、8期)共输送2700多名军政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竟美的。”我们不能只知黄埔,更要宣传抗大。抗大在延安,抗大也在浆水。
这次联谊,在前南峪短短几天,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先辈挺进敌后办学的艰苦创业史,让我们感受到了抗大精神的精髓。学习、发扬抗大精神是我们哈军工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到达前南峪的当天,我们参观了位于前南峪的抗大陈列馆接受了一次抗大精神和革命史的教育。
在抗大陈列馆下方的广场上有一座抗大群雕--"烽火熔炉"。毛主席矗立于群雕中心,抗大校首长腾代远、何长工分别融入左右两侧的抗大教职学员中。该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郭宝寨担纲设计。我们在此留影纪念。
晚上,我们和抗大陈列馆的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前南峪、安庄等村干部和群众举行联谊活动。陈列馆杨树馆长做了热情洋溢的报告。
哈军工校友杨立也做了激情昂扬的发言。
苏北名誉馆长发表了题为“抗大第四期开学80周年纪念”的讲话,他说80年前的4月16日正是抗大四期开学的日子,今天我们召开“联谊纪念会”就是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
联谊会上馆长向哈军工北京校友会赠送了抗大校旗和相关证书。
互赠书藉。
在会上双方都表演了精彩节目。这是哈军工校友的女声小合唱。
村里的大嫂舞蹈队的精彩表演
边宁、刘航和丁宇红应邀在校友的伴唱中跳起了女民兵舞。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精气神仍不减当年十七、八岁哈军工女学员的风采。
王培成已是两鬓斑白发的老者了,可指挥起来还是那样精神抖擞、激情澎湃,这就是哈军工人的精神。
孔庆华,当年哈军工文工团的手风琴手,五十多年过去了,他的手风琴拉得还是那么炉火纯青,每次校友们聚会都不能少了他。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地表演,会场上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陈列馆里的小伙子深情地唱了一曲“贝加尔湖畔”
这四位校友的父辈都是当年抗大的教员或学员。瞧!她们标准的军礼,敬得多么庄重、神气。
次日我们参观了前南峪村。当年大包干时期前南峪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没有分田到户,仍然坚持了集体生产,分项目集体承包。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发展了多种经营。现在的前南峪村正在发展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向前!
村口矗立着个中国唯一的抗大纪念碑,高13米,全部汉白玉雕成。正面匾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碑”鎏金大字,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碑阴为抗大总校副校长何长工撰写“邢台浆水抗大总校太行山驻地纪念碑”;东侧匾芯由抗大总校代校长徐向前题词“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为改变老区的面貌而努力”;西侧匾芯为开国上将李志民题写“抗大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碑前的广场上还耸立着高大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塑像。象征着前南峪村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抗大精神发展生产,奔向小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前南峪的村民都住上了同样大小的连排小楼。村民们不仅有良好的医疗保险,而且还有固定的养老金,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每年还有5000一6000元的补助。
几天来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这位同志叫苏北,是抗大陈列馆的名誉馆长。听这头衔就知道他是一位执着的义务为陈列馆服务的热心人。他是抗大人的后代,为发扬和宣传抗大精神无私奉献,不懈努力,功不可没。
抗大总校校部就坐落在前南峪村。村党支部对总校旧址做了精心保护。
抗大总校图书馆旧址
赖光勋宿办室(住宿兼办公地)。
抗大总校卫生处旧址,位于安庄村。
抗大卫生处门口的雕塑
这位老人是抗大卫生处旧址的房东,如今已有90多岁了,仍然居住在这里。当年齐心(习仲勋的夫人)在卫生处工作,常住在这里,他至今仍有记忆。
这是抗大卫生处女干部宿舍,至今房东仍保留着原样。据老人回忆齐心曾住在这里。
瞧!前南峪村里的公路修的多漂亮!
前南峪村不仅盛产苹果、栗子,而且还引进了国外22种优良水果品种,丰收季节月月都可以摘果果。
这是一棵千年栗子树,人们称它为栗子树王。
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南峪人从1963年就开始种树,坚持了50多年,使前南峪的山成为太行山中唯一的成片绿荫,变成了金山银山。校友们欣赏着绿水青山的风景,留下难忘的瞬间。
在前南峪期间,恰逢丁宇红同学72岁生日。当晚,参加活动的校友们为她祝寿。宾馆餐厅大厨特地精心为她制作了寿比南山的面点。瞧!多么栩栩如生的寿比南山。
丁宇红的父母早年参加革命,就是在浆水抗大相识,相知,相爱并终成眷属的。今天她在父母生活战斗的地方过生日更显意义深远,不仅她本人激动。我们大家也都为她激动不已。
陈列馆的同志们专程赶来参加生日聚会,并送来了生日蛋糕。
校友们为她开了生日晚会,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第三天我们来到英谈村,这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这里有彭德怀、左权、陈赓等革命前辈生活和战斗的足迹。
英谈村村寨前集体合影
这里的道路和建筑与过去没有很大变化,仍旧是一个原生态的村落。
这是当年白求恩的办公室
八路军总部旧址,彭德怀司令和左权将军曾在这里指挥抗战斗争。
这里通往陈赓大将当年的宿办室。
在陈赓宿办室留下瞬间记忆
这是当年陈赓大将亲手种下的杏子树,现在已经长得很茂盛。
孙彦兵在杨成武将军的宿办室前留影。
邢台县山美水美,景点也不少哦!
离别了。抗大陈列馆杨馆长、苏北名誉馆长再次与我们在抗大校旗前合影留念。让我们加强联系,共同努力宣传、发扬抗大精神!
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临别时赠送每人一枚纪念章
南京校友 寇化栋
2018.4.28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