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抗大访谈(六)在哈军工联谊会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
发布者:杨 树
日期:2018-05-04
尊敬的哈军工校友会的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举行“传承抗大精神,走好新时代的抗大路”活动,在此,我谨代表抗大陈列馆全体职工向哈军工校友会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两年来,在全国各地抗大后人的大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下,抗大陈列馆立足“三小三大”的办馆理念,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在全国叫响了“抗大圣地”红色品牌,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现向哈军工校友们做简要汇报:
一、小展馆、大舞台
抗大陈列馆位于革命老区,在全国的展馆中级别较低、规模较小。但我们自负使命、勇担重任,精心组织相关重大纪念活动、积极承接国家级项目、课题,进一步提升抗大陈列馆在全国的学术专业度与知名度。
一是每年举办抗大建校纪念日。6月1日是抗大建校纪念日,我馆先后以“弘扬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等为主题举办纪念活动。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等抗大校首长子女,来自全国各地的抗大研究会、分校馆,同行馆纷纷参加活动,解放军报《军事报道》、中央七套、中新网等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2017年,邢台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每年6月举办纪念抗大建校纪念活动的决定。
二是与国家级展馆加强合作,积极承接国家课题。2016年以来,抗大陈列馆连续两年与国家图书馆建立了合作机制,联合举办了“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馆藏文献展”和“钢铁长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馆藏文献展”。同时,已在文化部“民国文献保护计划”中立项“抗大陈列馆馆藏精品文物图录”课题。
三是抗大旧址群入选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抗大陈列馆为核心的浆水镇周边40多个村庄中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抗大旧址群,经过我们多次实地勘察、测量,多方呼吁保护,今年3月份,抗大旧址群顺利入选为河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努力申请将抗大旧址群纳入第八批国保单位。
二、小现场、大媒体
为弘扬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我们在重大纪念日节庆节点,面向广大游客,先后开展 “清明祭先烈”、“勿忘国耻、铭记九一八”、“弘扬抗大精神、开启求学新征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活动;组建“抗大宣讲团”、“抗大志愿者小分队”、“抗大后代专家团”三支队伍,走进学校、社区、机关进行巡讲。同时,运用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通过手机APP、视频直播看图说话等形式,有效、及时、迅速地进行信息发布,掀起红色文化宣传的热潮。截止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中红网、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多次对陈列馆进行宣传报道,共刊发稿件5000余篇,极大地提升了抗大陈列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小人物、大情怀
抗大陈列馆年接待游客数量近百万,全年免费开放。工作人员20名,劳动量极其繁重。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我们还实行了“定时义务讲解制度”,更增加了工作量。我馆员工以“传承抗大精神”为己任,一是启动了“与时间赛跑——抗大老学员口述历史”项目,先后对齐心、吴茵、向守志、张力雄等25位抗大老学员进行了采访,行程8省9市25000公里,拍摄视频92个小时,整理珍贵的口述史资料90万字,收集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二是成立了抗大精神研究与传播中心、抗大红色旅游研学中心两个研究机构,聘请有志于抗大历史研究的抗大后人、军史党史专家、教授加入团队,编写全国内部交流刊物《熔炉》、抗大系列丛书,如《抗大女杰传》等,并对抗大有关的红色资源进行普查、规划,为研究与传播抗大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推陈出新。我馆启动了“重走抗大路,再踏新征程”红色党性教育活动,历时四天三夜,跨越河北、山西两省五县千里行军,突破行业、区域、年龄三个界限,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合作《新声力量—抗大电台》栏目,用5—10分钟红色广播剧的形式,展演抗大故事。
老师们、同志们,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让我们以这次相聚为契机,一起携起手来,弘扬民族精神,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