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感恩哈军工 悠悠同学情
来源:本站
发布者:校友会
日期:2018-05-30
——记哈军工61-182班同学2018年江苏聚会
在春光明媚,万花似锦的四月,我们哈军工61-182班迎来了2013年10月之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毕业时我班的22人中,除了一人失联,其他七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外,这次我班有十四位同学和七位家人怀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来到南京、苏州相聚,受到了现在江苏同学的热忱欢迎。他们是从北京来的王福春、马抗、张耀良、吴本渊、陶鸿福;从西安来的洪明森、周和钧夫妇;从洛阳来的石满囤夫妇、匙明成祖孙三人;从襄阳来的姜国良;从深圳来的戴耀祥以及本次聚会的东道主南京的陈和庆夫妇、李熙双夫妇和苏州的曹中和夫妇。这次同学聚会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精心策划,认真筹备,逐步实施,聚会非常成功。在短短的五天中,忆学结合,聚游同步,关爱相随,大家欣喜而来,满意而归。
自从1967年底毕业离校,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为强军富国努力拼搏、无私奉献、无暇相聚;有的同学毕业后一别已有50年了,岁月的雕琢,原来意气风发的青年一个个成了两鬓白发的“老头”,偶尔相见不相识,四眼对望愣多时,热烈拥抱泪欲流,叙不尽的离别事,诉不完的同窗情。在欢迎的晚宴上,陈和庆同学回忆起1962年夏,家中失火,同学们无私捐助大笔金钱帮助家中度难关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教育亲人要感恩学校、同学的真心关爱,把无私相助的行动牢记心间,践行做人!
在相聚的座谈会上,大家深情地回忆同窗学习、生活情景,哈军工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日常作风精细的养成,为我们几十年健康成长、勤奋踏实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感到终身受益匪浅,感恩不尽,感谢哈军工的教员辛勤教学,感谢哈军工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重温便是学习,回忆加深理解。纷纷表示:要把哈军工的精神传承给子女、孙辈,让她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聚会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中山陵、梅园新村纪念馆等景点。孙中山、敬爱的周总理、董必武、吴玉章等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今天的复兴崛起不懈奋斗的实践,对他们在斗争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充满崇敬;“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吴本渊同学是吴老的后代,在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讲到吴老是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看到吴老的画像,引起同学们更大的兴趣。在南京参观了总统府把我们带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回忆。
通过对“天下文枢”夫子庙等文化古迹的参观,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提升了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在苏州同里、周庄、虎丘参观,浓浓的江南水乡,水天一色、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独特的民俗风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游览参观中,大家看到了江苏城乡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呈现在大家眼前乡村新面貌、人民群众满脸洋溢的幸福表情,回忆1965年参加社教工作时农村的生活状态,由衷的感到党四十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我党尤其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伟大。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争取多发挥余热,再做一份贡献!
长期工作的劳累,身体自然的老化,年逾古稀的同学们多少都染上了慢性疾病。这次相聚,有几位同学因身体有病不能赴会。如何养生保健自然成了大家关心、热议的话题。出生于医学世家,原炮兵学院的“战友”林正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冠状动脉堵塞80%,他拒绝医院手术安装支架的方案,通过刻苦学习和科学养生获得康复,他运用中西医理论结合自己的养生实践撰写了《智慧养生 养好血管人不老》、《走是养生之王》两本畅销书,被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地邀请讲授科学养生百场。我们请他给大家分享养生保健知识。他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也在相互交流中谈养生健体的认识、做法、功效和体会,大大增加了科学养生的信心,认识到身体健康就是对社会继续做贡献。
这次聚会之所以大家十分满意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经验:
1. 精心策划
从2017年5月下旬提出聚会设想,2017年10月正式启动,聚会方案几经调整,就聚会的时间、地点、景点多次研究、协调。最终确定为两地(南京、苏州)五日游的方案。
方案确定后,南京的同学就食、住、行,每天活动细节,多次同旅行社协商,并征求大家意见后,确定最终方案的活动细节。
有的同学把拟去的景点相关资料从网上下载整理后,提早发给大家,方便对景点的了解。
2. 认真筹备
方案确定后,由现在南京的陈和庆、李熙双和在苏州的曹中和三位同学具体承办,4月14日报到时,每人还与旅行社签订了协议(包括上安全方面的保险),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尤其是陈和庆同学,除了精心选旅行社、宾馆外。还动员夫人、孩子齐上阵,协助办会。江苏的三位同学还为与会同学准备精美礼物、纪念品。陈和庆还请他弟弟《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陈和金同志为每位同学书写一份珍贵书法作品。
3. 量力而行
考虑到大家都是75岁以上的人,旅游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承受能力和安全为前提。聚会旅游方案由最多的四地13个景点,调整为两地八个景点。实践证明,这个方案大家是满意的。
4. 劳逸结合
聚会的目的是相聚、相交,敞开心扉诉说分别50年来的生活、工作、家庭、子女(孙辈)、身体状况。旅游景点是捎带的内容。
整个聚会活动贯彻了走走、看看、坐坐、谈谈。看几个景点,调整体力,就座谈一次。两次座谈会分别由原班长石满囤和副班长王福春主持。
两次座谈会,以及晚上大家三三两两小范围的交谈,思索、回顾、畅谈人生体会,充满了正能量,哈军工的六年学习、生活给了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思想品质意志基础、雄厚的基础知识。
我班有位同学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博士生导师,退休后许多民办大学争先聘用他,先后在黑龙江东方学院任学部主任(相当于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后到北京人文大学任副校长。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还有位同学是空军的标准化专家,退休后被某单位聘用多年,协助该单位搞好空军装备重点型号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此外还经常受邀宣讲重要国家军用标准,仅2015年就在各地讲课16场,为国防建设、现代化管理不断的发热、发光。现在正受聘某单位,协助该单位搞好有关的标准化工作。
还有一位同学,退休后先后主持完成了某地级市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思路研究;某边境反恐重镇的发展战略研究;同时时而对某些企业的发展提点有益的建议,退休生活充满了乐趣。
座谈及平时交谈中处处离不开哈军工的回忆:军训、演习、上课、文体活动、考试、四清、文革,话题极为广泛,欢声不断。
养生又是谈话、交流的另一重点,洪明森同学上午公园“上班”,下午家中各种各样的理疗设备,充分享受,名目繁多的保健品有喜有忧。李熙双坚持骑自行车、放风筝、打陀螺,身体非常棒。张耀良坚持打乒乓球50多年。姜国良坚持半年多下午游泳,初见效果。
旅游更是许多同学的共同爱好。陈和庆已办了旅游养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养老,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
匙明成在校常年为大家义务理发,至今也常帮助邻居、周围的人做好事。
石满囤的夫人1998年生病,老石提前3年退休,精心护理,现在老两口身体硬朗、精神抖擞,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
戴耀祥老母亲97岁,离休老干部,老戴总是多抽些时间到敬老院,陪陪老母亲。
五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处处相互关心,一路上相互搀扶,亲密无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旅游团里匙明成5岁的外孙女“团团”,天真、聪明、极活跃,一路欢声笑语,给大家送来更大的快乐!
正如一首歌《同学情》所唱的那样:“悠悠岁月催人老, 久别的人们盼重逢,同学不分贵和贱,同学没有富和穷,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
聚会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聚会的场景是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都为拼搏向上的乒乓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风筝精神,天天梳理人生的日誌精神,乐于助人的公益精神所激励,同学间真诚的友谊等等依然在心中激荡,这是一次充满传承哈军工精神的正能量、活力和友情的成功聚会! 61182班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可信赖的集体。
戴耀祥说:这次聚会看到了五十年未见的老同学们,非常高兴!!参观游玩虽累但非常开心!!!
洪明森说:哈军工深厚的同学情、战友情终身难忘!
聚会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的返回了。但是,同学友情的升华、凝聚正能量、助推祖国大事业的心境正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升腾!
(陈和庆、姜国良、陶鸿福报道)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