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在哈工程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
发布者:校友会
日期:2018-06-29
尊敬的谷焕民书记、刘志刚校长,各位校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今天应邀到会的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三位老会长(尚法尊、高学敏)、三位现任会长(姜云、廖海明、白乃临),代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和在京广大校友,对哈军工衍生六校之一,守望哈军工“祖庙”的哈工程北京校友会隆重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哈工程北京校友会成为我们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一部分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在哈工程校领导和校友总会关怀指导下,开展的各项活动,表示支持,并力所能及地给予配合、帮助。
“哈军工”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是1953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在周恩来总理、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及各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是我们敬爱的陈赓院长根据党中央的命令,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领导创建的。哈军工在五六十年代曾经与清华、北大齐名。从1953至1965年,哈军工共招收了13期学员,毕业生1.1万余人。这些人以母校给予的品格和才华,大都成为国家和军队装备研究、设计、使用的骨干之材、部队管理领导之材。为祖国的航天、舰船及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的佼佼者有40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博导、教授、研究员,历届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百名,还有100多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哈军工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为我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发挥了开创性作用。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哈军工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于1994年经正式登记注册成立,今年是第25个年头了。25年来,在原院系领导、老教授的关怀下,广大校友积极参与,特别是有一批不计名利热心服务的校友会专兼职工作人员,以哈军工精神办哈军工校友会,从传承精神,加强自律,反应诉求,服务社会等四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了大量活动。2011年北京市在8000多个社团组织中评出100个先进社团组织,我们是70多个校友会类社团组织中唯一的一个。2013年我们又被评为社团组织示范基地,北京市共评出47个。2014年,经评估我们被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工作,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首肯,受到广大校友的欢迎。中国社会报上有一篇文章,评价我们的工作,把握方向准确,研究问题深入,开展活动高效,服务社会实在,特别在协调关系,反映情况,提供依据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工作之所以生龙活虎,主要是三点:一是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专兼职工作人员,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保持经常性的活动:三是有经费来源。
时光荏苒,转眼间,哈军工最后一期学员(第13期学员)已年过古稀。1994年校友会成立时,参加工作的校友,当年也就五六十岁,如今都将进入耄耋之年。今天到会的尚法尊学长已85岁,我们其他5人平均年龄也在75岁以上,尽管我们都还精神抖擞的参加校友会工作、活动,有的每周去校友会一天、有的两天、秘书长廖海明5天。但是,年龄越来越大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目前哈军工北京校友会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5名。去年下半年以来又吸收了3名国防科大校友作为兼职工作人员。国防科大校友以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分支机构创新委员会名义,已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们诚恳的希望哈工程北京校友会逐渐扩大校友会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能够接过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接力棒,传承和弘扬哈军工精神,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
最后,预祝在德高望重的刘志刚会长领导下,哈工程北京校友会在哈军工精神的鼓舞下,不断提高号召力、凝聚力,把哈工程北京校友会红红火火的办起来。
谢谢大家!
李慧芬
2018年6月23日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