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一次丰富多彩的书画讲解与交流活动
来源:本站
发布者:吴凤鸣
日期:2018-12-17
2018年11月23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高级摄影师牛力生应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书画社邀请,为热爱书画的校友们讲解、示范并帮助修改绘画作品。
画家牛力生是河北深州人,1983年,15岁的他参军入伍,后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在武警总部直属支队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他热爱艺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心依旧,积极用自己的作品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承和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尽心尽力。他初学油画,后学习国画,人物、花鸟、山水画都很棒,他还曾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军休老年大学的山水画班的老师,讲课好,还特别善于修改学员们的作业。我于2014年秋季开始成为他的学员,并成为他的朋友。去年,哈军工计算机系的部分教员和学员举行纪念慈云桂院士百年诞辰活动时,我请他画了一幅慈院士的肖像,挂在会场正中;我还曾请他为《知识分子必须和工农相结合》高峰论坛活动画了一幅表现知识青年下农村人物画。
参加这次活动的校友有:柳克俊教授、老会长李慧芬、刘衡、薛亚莉、董桂芝、常福文、王春景、干韫胜、王增楼、马腾鸣、梁晓荣、焦志军和刘衡的夫人关萍等十余人。活动开始,进行了简单介绍,现场立即进入了战友情深的状态。牛老师表达了对哈军工人的敬佩之情,并用“德高望重”进行了高度概括。
他结合自己画了25年油画及长期学习、研究中国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说西方画注重写实,造型严格,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是一种把情怀放远的境界,如老子所说的大像无形、气脉相应。如他画的八米、十米抗战、抗洪大画和传统文化的人物组画。
他说老人学书画在于养生养心,画素描太吃力,建议学国画。他还以自己为例说明利害,由于油画颜料都是化学产品,对人身有伤害,他曾因此患上了带状疱疹,非常痛苦;而中国画所用的颜料大多为矿物质或植物生物质的,墨用的是中药材、笔用的是毫,水是自然水,是对人体没有伤害的自然物质。
在现场,他边说边示范,练写意,画画用笔不能曲,古人的十八描是大启发。在用笔上,他详细讲解了二王的中锋垂直用笔,形如大枣,米芾用侧锋加强了厚重感,复兴文化用笔根,还有近代的吴昌硕、齐百石的篆刻。他还画了一幅4尺斗方的“姜太公钓鱼图”,用以说明墨有浓淡;用侧锋表现面,笔笔相生,不重复;有写有勾有节奏;线为骨、墨为肉以及如何用水掌握干湿浓淡。他还用石绿加赭石调成焦茶色留出胡子、眉毛等,为姜太公涂脸。接着,他通过画山石水草等说明要讲究画面的呼应以及构图的之字或S型结构,此外,还说了提款与盖章的要求以及用印泥的方法。
最后,应董桂芝校友的要求,他修改了两幅画,在《麻雀图》的左上角画了树枝,点上了红、黑点,在画有葵花籽的地方加了浓淡、大小不同的墨点,使画面立即变得灵动起来;在一幅仿齐白石的《虾》上用甩点法加上了许多墨点,使得原本看不出死活的虾变得鲜活起来。
《中国书画报》东方艺术中心副主任冀子雄和他的助手还来到现场为此次活动录像。此前,部分校友还自己出资请他们编辑、印刷了《哈军工校友书画集》。参加这次活动的校友们拿到这本书,都感觉很好,有的校友也想出这样的书作为纪念。在这次活动中,大家还得到了校友会赠送的黄占武、丁元杰、张光启校友为纪念哈军工创建65周年而合著的《走进艺术殿堂》一书,感觉咱们校友虽然学的是理工科,还是有许多人多才多艺,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